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产业资本大举护盘 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购股份提振信心
 

  连日来,受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局势影响,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调整。伴随着股价的下跌,作为稳定市场信心重要力量之一的产业资本,开始频发实施回购,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3月9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在3月3日正式实施回购以来,不到一周时间里,顺丰控股已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032.66万股,回购资金约为人民币5.6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是由于公司管理层认为股票价格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希望通过股份回购将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一信息传递给市场,从而稳定股票价格,增强投资者信心。”顺丰控股董秘甘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这只是当前资本市场回购热潮的一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Wind数据发现,2022年以来,截至3月8日晚,已有475家次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或者最新的股份回购进展,期间,合计有291家企业实施回购,已披露的回购金额达到164.7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自2月7日以来,仅深市就有超60家公司进行了回购,合计已回购金额近40亿元。

  企业大举回购传递信心

  3月2日晚,顺丰控股发布回购报告书,拟使用不低于10亿元且不高于2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而眼下,不到一周时间内,顺丰控股便完成了回购上限的1/4。

  “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积极性,既能保障公司长远稳健发展,也能进一步树立资本市场信心。而通过回购股份再将该股份赋予员工则既满足了员工的持股需求,又不是通过发行新股稀释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甘玲进一步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像顺丰控股一样对自身发展抱有坚定信心的产业资本并不在少数。在市场震荡时刻,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抛出了巨额股份回购方案,拟使用的资金达到数十亿,并且实施迅速。

  以2022年以来实施回购金额最高的深市上市公司迈瑞医疗为例,其于2022年1月13日披露股份回购预案,拟使用10亿元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将依法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随后,迈瑞医疗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即顶格完成此次股份回购,3月7日迈瑞医疗公告,其斥资10亿元回购的324.99万股已经悉数完成注销。

  “在过去半年内,我们分别在2021年8月26日和2022年1月13日推出两轮股份回购方案,每次回购资金总额均为10亿元人民币,分别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股份注销。”迈瑞医疗董秘李文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对于实行股份回购的原因,李文楣认为主要有两点——“自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润始终保持超过20%的稳定增长,现金流充裕”,“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增长充满信心”。

  “虽然二级市场的股价是波动的,但公司有充足的信心能够把自身做好,而一家公司能够保持稳健的经营业绩、健康的盈利水平、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才能给投资人带来长远可观的投资收益,也必将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让股东共享公司成长的红利。”李文楣说道。

  在李文楣看来,公司所处的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刚需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生态逐渐繁荣,行业也拥有了许多发展新契机,“此次股份回购,迈瑞医疗希望向市场传递积极的态度,公司坚定看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3月8日晚间,中兴通讯也发布公告,公司拟提请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依法决策并实施公司回购A股股份。回购股份的数量将由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不超过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议案之日公司已发行A股股本2%的授权额度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决定。

  中兴通讯有关人士向记者坦言:“回购股份是为保持公司经营、发展,保障、保护投资者的长远利益,促进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的经营可持续、健康发展。”

  看好资本市场中长期表现

  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背后,体现了产业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与对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

  “当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热潮是产业资本对于金融市场估值偏差的正常反映,是该企业个股估值的内部人估值,也可能是该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股份回顾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是市场信心的提振程度取决于股份回归的程度和幅度,也取决于外部冲击的强度和烈度。”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受访指出。

  事实上,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近期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多重外部因素的扰动,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稳健。

  “国际资本市场的震荡,能够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变化,形成传染效应。然而,国内资本市场的长期走势根本上取决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倘若我国能够及时推出富有力度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我国国内市场不是没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甚至出现结构性牛市。”田利辉进一步表示。

  招商基金研究部李湛也指出,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释放了非常强烈的稳增长信号。加之当前整体较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以及逐渐走宽的信用环境,因此非常看好中长期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时,据其了解到的市场信息显示,有机构正逢低建仓。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市场短期已经基本处于底部了。就是说,中长期我们还是非常看好股市的整体发展。市场风险快速释放和投资情绪逐渐稳定以后,权益投资也就是股市投资的性价比也将显著提升。”李湛对记者说道。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坪)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