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波司登:羽绒服的时尚生意经
 

  近日,波司登发布2021/2022财年年报。财报显示,波司登2021/2022财年收入同比上升20%至人民币162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约60.1%,主品牌波司登毛利提升为集团整体毛利率的上升提供了动力。

  2018年转型以来,波司登集团业绩连年创下新高,“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战略成效显著。将大众印象中设计老套、与时尚毫不搭边的羽绒服,打造成兼顾保暖功能与新潮设计的时尚单品,核心品牌波司登时尚化、高端化的升级是集团收入新纪录的最大功臣。

  业绩连续五年创新高

  2021/2022财年,羽绒服业务仍为波司登集团最大收入来源,收入约为13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1.6%,同比上升21.4%。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收入19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1.7%,同比上升23.8%。女装业务收入9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5.6%,同比下降4.5%。多元化服装业务收入人民币2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1%,同比上升28.3%。

  羽绒服业务项下,波司登品牌收入同比上升16.3%,达约人民币116亿元,占集团羽绒服销售额87.8%。雪中飞品牌收入9.7亿元,同比上升76.6%,占羽绒服总销售额的7.4%。另一女性时尚羽绒服副品牌收入约为2.4亿元,同比上升60.3%,占羽绒服总销售额1.8%。

  在羽绒服销售渠道上,自营渠道97.6亿元,占比73.8%;批发渠道30.7亿元,占比23.2%,其他4亿元,占比3%。羽绒服业务毛利率增加2个百分点至65.7%,这主要得益于过去财年里品牌成功重塑。伴随着高单价产品销售估比的提升,波司登品牌毛利率上升带动了羽绒服板块整体毛利率的提高。

  2021/2022财年亮眼的整体业绩数据,主品牌波司登功不可没。而在几年前,波司登集团还由于“品牌化、四季化、国际化”战略的失误,导致主品牌投入不足,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收入下滑。2018年重新转回羽绒服赛道、把目光聚焦主品牌的波司登,开始大刀阔斧地转型升级之路,而波司登集团转型的核心,就在于把波司登品牌推向时尚、高端之路。

  瞄准中高端市场

  作为有四十六年历史的老牌国货羽绒服,波司登也如其他国货品牌一样,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往往与“平价”“大众”“实穿”挂钩,而与时尚、高端相去甚远。波司登想要大踏步地转变品牌定位,提高品牌调性,第一步便是从自身产品下手,邀请操刀时尚品牌的海外设计师进入设计团队,让传统印象中设计平板、款式单一的羽绒服与时尚挂上了钩。

  2018年,波司登与LV前主设计师Antonin Tron、前Karl Lagerfeld创意总监Tim Coppens、山本耀司得意门生Ennio Capasa合作,发布国际设计师联名系列产品。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与爱马仕前设计总监高缇耶携手,并在《复仇者联盟4》上映之际与漫威联名,让羽绒服摆脱设计老套、过时的既有标签。提升时尚性的同时,波司登也没有落下功能性一端的研发,在羽绒服面料及保暖功能上下功夫,联合中国南极科考推出专业保暖系列。兼顾时尚性与功能性,是波司登想要给羽绒服产品赋予的崭新形象。

  产品提升了,曝光也要跟上,时装周无疑是品牌曝光的绝佳舞台。2018年至2020年,波司登以独立品牌身份,连续登上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伦敦时装周。2021年还在上海举办了沉浸式主题大秀,邀请众多艺人、时尚KOL到场。与此同时,波司登羽绒服也开始全面提价,产品普遍涨价三成,羽绒服进入千元档位,过去的平价大众路线由旗下雪中飞、冰洁承接,而主品牌波司登则锚定了中高端路线。

  波司登舍得在转型之路上“下本”。短短几年间密集推出一系列大动作,无论是聘请海外知名设计师,还是流量艺人的带货宣发,每一项均需砸下重金。而市场的反馈证明,波司登的真金白银没有浪费。转型开启首年的2018财年,波司登集团收入突破百亿,中高端销量增长500%以上。最新的年报数据显示,波司登品牌毛利率达69.4%,远高于集团旗下两个平价品牌雪中飞、冰洁的47.3%、24.8%。而高单价产品销售比例提升后,波司登品牌销售产品结构呈现持续升级的态势。转型后的波司登品牌,已经成为波司登集团收入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上有专注高端市场、产品定价在万元上下的Moncler等,下有本土品牌集中的百元平价赛道,波司登将目光投向了中位千元市场,而近年来的业绩也证明了波司登在中端市场转型成效颇丰。但波司登的目标似乎不止于此。去年11月,波司登推出顶配羽绒服登峰2.0系列,售价迈入万元门槛。被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端羽绒服市场,将成为波司登下一步攀登的目标。波司登转型仅四年,虽在短期内就取得良好反馈,但想要完全摘下过去几十年傍身的大众标签,在高端市场与Moncler一分天下,这对它的品牌力而言依然是个不小的考验。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高江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2022-07-04)
【关闭窗口】